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佛教文化网(www.haichaoyin.cn),专业的佛教文化传播网站!
当前位置:佛教文化网>佛教观点> 正文

居士教育面面观

时间:2024-03-09 来源:佛教文化网

【编者按】自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中国佛学院正式恢复以来,佛教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,佛学院的数量也不断增加,大批佛教精英从佛学院里走出来弘法利生。但由于现阶段我国佛教教育主要的对象是出家僧人,居士学佛更多的是自学性质。如何在现有条件下,充分发挥佛教界和社会各界的力量,进一步提升居士学佛的水平,进而促进我国佛教教育的综合水平,不仅是佛教教育界的重要课题,也是社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与重要机遇。

传印长老(中国佛教协会会长):佛学院是否得到社会承认并不是主要问题,事实证明社会是需要我们的,而且需求量还很大,尤其是在家居士中要求学佛的人日渐增多,凭我们现在的佛教院校实力根本满足不了。因此,我们应在国家政策允许下,依法努力办学。省、市佛协及各大寺院,有条件的,应多办短期的居士佛教学习班。

湛如法师(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):中国佛教教育要面向的不仅仅是僧人的教育,可以在各方面因缘成熟时,以适当的方式推动扩大对居士的教育,让一些有正信的居士,能够通过网络教育、短期培训、讲座、讲经等方式,有机会参与到佛学院对居士课程的设计当中,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。

印顺法师(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):弘法寺2011年创办了弘法寺佛学院,这所佛学院与弘法寺一样,同样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年轻的佛学院,2011年9月29日弘法寺佛学院开学。弘法寺佛学院重视对居士教育的普及。弘法寺开山祖师本焕长老在佛教界里享有崇高的威望,皈依的弟子达二百多万,这是佛教界里的一批有生的力量,也是佛教在社会上发展的最重要的护法。如何提升居士的佛学水平,提高他们的正信是关系到佛教发展的大事。历来国内的佛学院都只是招收僧众,弘法寺佛学院很重视全方位的培养人才,在制订教学方针时,已将居士教育纳入其中,以后随着弘法寺佛学院佛教教育的不断完善与深入,居士教育将成为弘法寺佛学院的一个重要任务,为在社会普及佛教做出一些尝试。

行空法师(中国佛学院法师):前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曾在一次佛协会议上讲:“可以十分肯定地说:‘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最重要的使命第一是办教育,第二是办教育,第三还是办教育’”。这里所说的教育,当然包括僧俗二众的教育。佛教教团由僧俗二众构成。出家僧众主要责任是住持佛法,在家信徒的任务是护持佛法。二者相辅相成,关系密切。因此,佛教人才培养也相应地划分为僧才教育和居士教育两个方面。必须认识到,只有僧俗两界都受到良好的教育,佛教才能长盛不衰。

陈星桥(《法音》杂志副主编):在21世纪,我们应大力倡导和促进全方位教育。具体来说,即应以学院式教育为主,辅以丛林教育、函授教育、网络教育;在佛教理论课的基础上辅以各种文化课和修行实践课;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,发展各种专门的教育;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,辅以短期培训、继续教育乃至终生教育;在僧尼教育的基础上,开展居士教育、大众化教育,甚至还可利用报刊、广播、电视等普及佛教教育。例如:各地举办的各种培训班、夏令营、讲经法会,四川佛教界举办的函授教育,港台和东南亚佛教国家举办的短期出家活动,计算机网络上开设的佛教网站、佛教网页等等。21世纪应将这些大大向前推进一步。

刘元春(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研究员):居士教育问题一直是佛教教育的薄弱环节。法轮功等邪教或附佛外道的盛行把这个问题暴露无遗,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。解决之道,一是要把居士教育放在佛教教育的重要地位,与僧伽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;二是要把寺院开设的居士班、函授班、培训班、讲经法会、念佛法会等等纳入佛学院系统教育体系中,从课程设置、学制等各方面相呼应,形成“综合大学”的模式,推动佛教教育整体运行;三是有条件有基础的寺院可以开办宗派或某一修行法门的研修班,与佛学院教育连接起来,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与传统修学相结合的方法,培养富有特色的弘法人才,推动佛教教育成为“终身教育”。当佛教四众弟子信仰素质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,形成网络,那么,佛教教育就形成了“立体教育”模式。

普隐学堂的博客:在居士教育方面,要提倡“正见愿行为根本,提升生命为基础,欢喜安乐为核心,包容圆融为关键”,因为现代佛教的居士要具有佛教正确的信仰、见解,能够以三宝为归依、恭敬三宝、相信因果,具有护持三宝、广度众生的愿行;居士教育的目标旨在提升居士们的生命质量,拥有一颗欢喜、安乐的心,以佛法来指导生活,能够将佛法落实到家庭、工作、社会等生活中;能够包容其他宗教乃至现代科学,真正落实“以出世的心,做入世的事业”,从而将佛法圆融于世间法。

义工的涵意:是一种生活方式,是一种发现自我的方式,是一种修行方式。

义工的精神:愿行、结缘(结法缘、结人缘)、随喜(自己欢喜,也让别人欢喜,不自恼,不恼他)、感恩。

义工的宗旨:佛法重于人情,奉献重于回报,护教重于护人。

义工的原则:家庭第一,道场第二;工作第一,义工第二;生活第一,修行第二(要让生活体现信仰,不要让信仰代替生活)。

义工的修行:家庭即道场,生活即修行,义工即是菩萨道。

(以上内容为佛讯网(www.foxun.com.cn)独家整理,如需转载,请务必注明出处。)  

(责任编辑:admin)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热点内容